潮新闻客户端 盛忠民
阿刚端上来三碗鞭笋面,一碗微辣,两碗不辣。
【资料图】
我喜欢微辣,吃在嘴里调胃口,增食欲。无论小吃还是菜肴,都会刻意吩咐一声,让厨房加点辣。
好几次看到有人微信圈里晒鞭笋,一堆堆,一捆捆,图片诱人,让人心动,使人产生一种想拥有的感觉。
鞭笋是夏日美味之王,那种味道只有尝过了才知道。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蔬食第一•笋》中说:“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而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笋要美味,还得在山里,到了城市只是剩下来的味道了,也就是说笋的美味在于新鲜。不过李渔写得太笼统,笋确实是蔬中第一鲜,但笋有许多品种,而笋中鲜至极则要数鞭笋。尤其是在夏日,喝一碗鞭笋汤,那当真是鲜得让人掉眉毛。
杭州有一道面食,名叫“片儿川”,据说是杭州城面食之招牌。吃在嘴里鲜美可口,让人难以忘记。因为面的馅料里有笋片,所以味道着实不错。但就像李渔说的一样,毕竟在城市,笋到了城市“终是笋之剩义”。
我老家的笋,当然是极品。尤其是鞭笋,大凡来吃过的人,肯定会不定时地再来,为得是一品它的鲜美。
阿刚的面店,开在自家村里。店面很小,没有招牌,但似乎口碑就是最好的招牌。每天一大早,就有人排队等着。阿刚也不急,一碗一碗地烧出来,而等的人也不急,轮到了拿起筷子,往面碗里挑几下,便哧溜哧溜地吃了起来,最后连碗里的汤也一滴不剩,喝个精光。
我喜欢吃他家的面,起初是因为他是一个退伍兵,跟我一样,所以不时地会去光顾一下。事后发现,他烧的面确实也有独到的味道。味道好了,自然就传了开去。正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话,阿刚面点渐渐火爆了起来。
生意好了,阿刚没有一丝自傲。反而越发在面食上动起了脑子,想方设法把面烧好,让所有客人吃得满意。
在阿刚店里,招牌上写着各式各样的面和价格。我最喜欢的是那碗鞭笋面,价格低调实惠。有网络探店的平台,专门来探店,重点推了鞭笋面。其实我觉得鞭笋面不需要推,它的鲜美就在那。
好几次朋友来,我都想带着去阿刚那吃鞭笋面,但碍于面子,总觉得请人吃面,有点慢待客人,终究没有带去过一次。
诗人蒋立波和文友袁总来访,时间快到中午,便让他们留下吃饭。立波说,想吃面,不知有没有味道好点的面店,袁总也附和着要吃面。我说,那还不简单,去吃鞭笋面。
来到阿刚面店,他们两人有点奇怪,这么小的地方,连个店面招牌都没有,看他们迟疑着有点进不去的样子。我笑了笑,说,进来坐下吧,稍等便知。
我点了三碗鞭笋面,还特意嘱咐阿刚多加一点鞭笋。他们俩不吃辣,我微辣。
没多久阿刚一碗一碗都端了上来,鞭笋料足,汤色诱人。袁总一看,说,此面肯定味道不错,立波也说,光看这鞭笋片,就感觉胃口大开了。
我们稀里哗啦地吃着面,由于时间已过了中午,阿刚空了下来。他微笑着问我们,味道可好。袁总跟立波都说不错不错。
我们吃完面,舒服地伸伸腰,抹抹胸口,满足地舒口气。阿刚说,吃得好就好,下次再来光临。还说他下午要去山上竹林里挖鞭笋,临走跟我们每个人握握手道别。
我们走出店门,坐进车子,开起了油门。我摇下车窗,回头看看,阿刚已经换了衣服,他正扛着锄头往路边山上竹林走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