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 正文
大连热电加速告别热电行业?
2023-08-28 20:27:22 金融界

8月22日晚间,大连热电发布中期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3854.33%。7月份的时候,公司曾预告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亿元到-1.2亿元。


(相关资料图)

如此巨大的业绩反差,直接带动公司股价飙涨。8月23日,在大盘跳水的情况下,大连热电逆势上涨超过6%。不过,业绩“变脸”背后,并非是经营状况好转,而是公司收到了拆迁补偿,这也令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反转的期待落空。24日、25日,大连热电再度跳水,两日跌幅超过10%。

事实上,大连热电业绩如何,已经不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卖壳”才是公司近期面临的最大事情。在中报里,公司也提到了重组相关事宜,表示在大连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公司及控股股东清洁能源集团与恒力石化启动了与康辉新材的资产重组工作。往后看,随着重组工作持续推进,大连热电正在加速“告别”热电行业。

拆迁补偿收获5.5亿

7月12日,大连热电曾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到-1.20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01亿到-1.21亿元。因此,公司业绩亏损是实打实的。

至于亏损原因,一是售电量下降导致电收入同比减少;二是耗煤量增加导致煤成本增加;三是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停止资本化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简单来说就是:收入减少、成本增加。

在最新披露的中期报告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减少2.88%;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加3854.33%;扣非净利润为-1.35亿元,上年同期为378.19万元,同比减少3658.66%。

净利与扣非净利走势背离,主要是报告期内确认东海搬迁补偿收益所致。

据半年报披露,公司于2023年确认东海电厂拆迁补偿5.50亿元资产处置收益,确认资产处置损失2.05亿元,净收益3.45亿元,对应收补偿款5.50亿元计提坏账准备,合计影响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增加约3.28亿元。

资料来源:大连热电2023年中报

事实上,在2022年12月,东海热电厂搬迁改造地块就开始了竞拍,中铁铁龙、保利分别摘得A区、B区地块。据大连热电披露,该土地共划分为A、B、C、D、E五个地块,目前已全部完成交付。

若是往更早追溯,2020年,公司的东海热电厂就已经阶段性停产。当年8月份,大连热电在互动平台表示,按照全年生产计划,东海热电厂现已阶段性停产。根据《大连市“十三五”供热规划》、《大连市供热规划(2016-2020 年)》结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将由北海热电厂新建热源项目逐步代替东海热电厂。

热电业务连续多期亏损

大连热电,“人”如其名,主营的就是大连地区的热电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营业务。在发电的同时,通过管网集中供热,可以为客户提供稳定热能,主要产品有电力和热力两大类,共有电力、工业蒸汽、高温水和居民供暖四个品种。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大连地区的收入占比高达100.00%。

不过,作为公用事业的一环,热电对二级市场而言很难说是一门好生意。

受煤价上涨以及环保设备升级改造等方面影响,大连热电近年来经营面临着较大压力,业绩波动较大。2020年至2022年,公司净利、扣非净利连续三年回落,2021年及2022年均出现大额亏损。回顾2018-2022这五年,大连热电的盈利和亏损完全不在同一数量级,一年亏损额就超过了5年的盈利。赚钱难、亏钱易,是典型的“苦生意”。

从市场规模看,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2015-2022年热电联产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初步估计2022年我国热电联产市场规模或达到7360亿元;预计2028年中国热电联产行业市场规模或达到15324亿元。

不过,在这份万亿市场中,大连热电竞争力并不明显。目前,热电联产的上市企业越来越多,相关业务营收从数亿元至上百亿元不等。依据热电联产企业2021年的售热量划分,可分为3个竞争梯队。

其中,热电联产业务售热量高于1000万吨的企业仅有协鑫能科;热电联产业务售热量收在500-1000万吨之间的企业有深南电A、富春环保和宁波能源;还有众多企业的热电联产业务发电量在10亿千瓦时以下,属于第三梯队。

2020年,大连热电完成上网电量约3.03亿千瓦时,已经是近年来高点,最近两年正持续下滑,可见整体竞争力并不突出。大连热电控股股东方代表,洁净能源集团副总经理骆艾峰此前也在说明会上表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弱,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

入局新材料,有望“乌鸡变凤凰”?

在业绩压力下,大连热电的重组应运而生。

实际上,早在2022年大连热电就有了“卖壳”的心,但是因自身“顽疾”一度错失良机。2022年4月,恒力石化与大连热电就曾同步公告重组意向事宜。但不过仅仅两周之后,这一重组计划便胎死腹中。恒力石化表示,大连热电方存在2021年度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问题,其导致重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鉴于审慎原则终止该笔交易。

如今,重组事宜重启,大连热电的业务转型似乎近在眼前。

据此前公告,大连热电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恒力石化、恒力化纤合计持有的康辉新材100%的股份。未来,大连热电将定位于新材料行业,主要业务为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相比热电行业,新材料行业的市场前景显然更为广阔,近乎热电行业的十倍。根据尚普咨询集团的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6.41万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8万亿元,同比增长21.7%;预计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5%。

而此次重组的标的,康辉新材,也是恒力石化的优质资产之一。2020年至2022年,康辉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89亿元、68.55亿元、66.91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33.2%,营收规模达到了大连热电的8-10倍;总资产也由56.28亿元增长至110.46亿元,增幅达到96.27%。

显然,通过此次重组交易,大连热电将实现业务转型,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的抗风险水平。同时,对于二级市场股价也是利好。重组公告之后,大连热电股价一度迎来7个涨停,最高触及9.74元/股,总市值约40亿元。

而大连热电此前表示,此次交易标的资产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格确定为4.42元/股。采用预估值上限120亿元测算,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31.2亿股。按照8月24日收盘价7.68元/股计算,公司市值约239.62亿元,有望一举翻出6倍。

不过,重组之路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止7月份,年内重组失败个股数量已经达到28只。筹划时长最短不足一个月,最长超过两年。

从终止重组个股的类型来看,年内终止重组个股中,不少个股都业绩承压。对此,经济人士王赤坤表示,在业绩承压下,部分个股会通过引入优质资产等方式进行重组,以期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另外,年内终止重组个股中,跨界重组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跨界重组风险更高。被并购企业如果与公司经营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将面临极大的整合风险,因此失败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

业绩承压、跨界重组,这两个事故高发区大连热电显然备齐了。

不过,恒力石化助推康辉新材上市的意愿并未松动,大连热电业绩承压下也有“卖壳”需求,再加上康辉新材所处的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关注度也颇高,三者料将全力推进重组事宜。重组若是落地,对急需资金的康辉新材,以及本身经营压力较高的大连热电都将是一剂良药。

x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