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10年增长约3倍
据国家能源局官微,10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9.7%提高到2022年的17.5%,以年均不到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能效提升速度居世界领先行列。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发电装机总量达到27.1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10年增长约3倍。
(相关资料图)
我国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不断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和清洁发电体系,其中,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和在建核电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
数据显示,上半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装机比重达71%;新增发电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54%以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重大水电项目和抽水蓄能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
据统计,今年前6月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09亿千瓦,同比增长98.3%。其中,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299万千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截至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突破13亿千瓦,达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比重,约占我国能源总装机的48.8%。
在发电量方面,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34万亿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量达7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其中,风电发电量4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6.7%,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光伏发电量2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2%,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新能源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新能源完成投资占比接近四成。甘肃、新疆、山西、湖北、云南、广东等地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提速,完成投资额均超100亿元;山东、河南、浙江加大城镇和乡村分布式光伏布局建设力度,完成投资额均超120亿元。
综合能源、新型储能、充电基础设施等新业态投资加速扩大。青海、新疆、内蒙古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投资持续释放,浙江综合智慧能源快速发展,湖南、新疆、甘肃、重庆一批系统独立型和新能源配套新型储能项目建成投产,广西、广东、云南、河南充电桩建设进度不断加快。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推进下,风电、光伏发电的建设规模持续快速扩大。考虑到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给现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加,需在保障电力安全的前提下,接受并消纳占比迅速提高的风光发电量,以弥补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的缺口。在此背景下,新型储能项目正加速落地,装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
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上半年全国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能源领域,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风电产业发展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作用不可忽视。
光伏风电产业发展成绩亮眼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及引导下,我国光伏发电、风电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技术装备水平全球领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CWE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3.51兆瓦,其中,陆上新增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3.11兆瓦,海上新增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5.56兆瓦。
截至2022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风电3.6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3.93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1亿千瓦、常规水电3.68亿千瓦,装机规模分别连续13年、8年、5年、18年稳居全球首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相当于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
此外,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分布式”成乡村振兴生力军
当前,我国加快推动风电、光伏“下乡”,以行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部署了“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提出以县域为单元大力推动乡村风电建设,统筹农村具备条件的屋顶或统筹安排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
分散式风电方面,在CWEA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分散式风电技术研讨会上,王大鹏表示,将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重点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开发,鼓励村集体利用存量集体土地,通过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参与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发。
分布式光伏方面,近年来,我国在光伏“下乡”上已积累了一定经验。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要求整合县(市、区)屋顶资源,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2022年,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推进,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分布式光伏虽前景可期,但当下存在的问题仍需关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部分地方受变压器限容、整县推进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备案并网流程复杂等因素影响,制约了户用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南存辉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农网改造升级进程,在试点县(市、区)开展台区变压器扩容、增容、升压改造。呼吁不以开展整县试点为由暂停、暂缓户用光伏项目备案、电网接入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户用光伏的备案、并网流程及要求,明确户用光伏的各类业务模式均以自然人名义备案、并网,统一电网接入要求,简化电站建设流程。
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按月公布和报送户用光伏项目信息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各省级电网企业应做好所辖经营区域户用光伏项目信息公布和报送工作。该文件的发布有利于明确和完善户用光伏的报送和管理,为保障户用光伏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创新驱动是补短板锻长板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低风速、抗台风、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风电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并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关键核心大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我国陆上风电已建立起一条涵盖风电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成熟产业链,海上风电在大容量机组、超长叶片、漂浮式基础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中国制造”风电机组在全球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市场份额。
再看我国光伏行业,多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晶硅电池技术持续领先全球,钙钛矿、有机电池研发不断取得突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2022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在晶硅电池领域刷新效率纪录14次,且在钙钛矿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光伏发电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同比增速均超55%,行业总产值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95%;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吉瓦,同比增长59.3%,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吉瓦,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吉瓦,同比增长74.5%,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
《2023-2028年可再生能源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